非遗有声 崇声在行——崇声调研团调研活动取得阶段性成果

来源:   阅读:197163       时间:2023-08-23 11:37:05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也是民族历史的见证。为积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山东大学(威海)崇声调研团利用暑假时间,积极进行调研活动,团队选取了多个传统曲艺、传统音乐等非遗资源的申报地或发源地,如浙江舟山、山东聊城、安徽合肥、湖南衡阳、甘肃庆阳等,针对各自地区非遗声音情况进行有声非遗主题的研究。截至目前,团队已经完成了对山东省滨州市文化馆、岳阳楼文化馆以及舟山锣鼓非遗传承人等的调研。

在对岳阳楼文化馆的调研活动中,团队成员李诗廷拜访了负责人李翔,并开展了关于文化馆的调研访谈,在访谈中,团队了解到了洞庭渔歌这一非遗资源在当前面临的民间土壤缺失问题以及人手和资金等问题;在对吕剧艺术传承保护中心的调研中,团队成员刘姜涵采访了吕剧团团长任在乐,通过访谈活动,团队了解到,在吕剧的创新发展上,剧团已经开始了与时俱进的宣传形式,比如建立公众号、抖音号、视频号等等;在对西峰区文化馆的实地调研活动中,团队成员了解到,跨界合作业已成为有声非遗创新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例如,庆阳唢呐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马自刚与流行歌手谭维维跨界合作了歌曲《易燃易爆炸》,这一创新形式大大提高了庆阳唢呐知名度;在对浙江省舟山锣鼓朱家班第三代传人、浙江舟山锣鼓传承人朱良成的调研活动中,团队成员沈钰莹认识到如何利用互联网数字化技术推动非遗文化进行转型升级的同时保护好最重要的“根”成为社会难题。

非遗有声,崇声在行。截至目前,崇声调研团的暑假调研活动已经取得阶段性的成果,通过一系列的调研采访工作,团队对于非遗文化特别是有声非遗的发展情况有了更为真切的感受。这为团队承担传承使命,深耕有声非遗平台,更为全面地推广非遗文化,与时俱进地创新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形式奠定了深厚基础。(文/张晓冉 图/刘姜涵)


THE END
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淮北之窗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